创意哪里来
说到创意,通常情况下,人们都会问:创意从哪里来?在我看来,所谓创意的“灵感”其实是不存在的,没有人天生就是天才,所有的创意都来自于积累。所有想做好创意的人,首先一定要热爱生活,千万不要因为工作而放弃它。如果不热爱生活,你不会做出任何有激情的创意。另外做创意的人,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,我觉得一个好编辑,首先要让自己成为“知道分子”,尤其是你知道的越多,你做创意的源泉就越多。所以在我看来,创意是可以训练和收藏的。
训练其实特别简单。在我家,只要可以坐下的地方,一般都会有笔和纸,我如果想到什么,就会随时随处记下来,要不然肯定会忘掉,所以马桶和床便成为了我创意的发源地。因为我觉得只有人在不考虑别的问题时,才能把创意发掘出来。
在平时,你一定要花一点时间想一些和工作没有关系的事情,只考虑工作会完全限制住你的思维。你可以去关注一下流行文化,比如你想向读者传递一些信息,如果只是一些特别尖酸的理念,是很难打动他的。所以,你可以尝试用一些流行文化去包装你想传达的讯息,读者可能会更愿意看。所以,小说、影视剧、戏剧、音乐、艺术、广告、游戏、网络段子,都要有所关注。你可以把他们变成你的资料库。
我们看到的国外版面很多创意都非常好,因为他们的英文字体组合起来的确比汉字要好看。但并不是说国外所有元素都适合具体的创意。
譬如《水木清华》特刊,是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所作的专题策划,确实非常难。我们要把这一百年串起来,还要找到相关的形象元素。记得版的设计方案,是把不同时代的清华人都画到一张画里,类似陈丹青画过的《国学研究院》。但是我们的美编并不都是陈丹青,所以这个创意很难实现,于是我们选了一些不同时期的清华徽章。而且每一个徽章单独对应一个封面。由此可见,“就地取材”的办法是非常实用的。
2011年5月,国家话剧院要搬入新址,同时,位于帽儿胡同旧的国话小剧场要拆除了。这里曾经走出了孟京辉等一批如今当红的话剧人。“别了,国话小剧场”专题一共六版,我们设计见报当天正好是新国话剧场剪彩开张。王跃春总编辑看了这个专题,对我说:“金秋你实在是太拧吧了,人家开张你就做拆迁。”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:第二天别的报纸做的肯定都是“新国话开张”,而我们的封面上,只有一小条“新国话揭开红盖头”,把更多更大的篇幅都用来做“被拆掉的小剧场”——一个北京文化地标的消失。
封面袁泉那张照片是她自己拍的。我们采访她,她说昨天正好去小剧场旧址,她是中戏毕业的国家话剧院演员,对老剧场有很多感情。所以在拆之前,她就到帽儿胡同门牌下,给自己拍了张照片留念。后来她发给我们,就做了现在这个很有气质的封面。有时做策划,不妨从热点逆向思维,也许就能得到更好的视角。